杀虫剂分类介绍(二)两类使用最广的杀虫剂

来源:个人图书馆-昵称37581541 2023-06-04 10:36:20

本章各节列表:


(相关资料图)

第一节 杀虫剂研发新思路

第二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

第三节 新烟碱类杀虫剂

第四节 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非烟碱类杀虫剂

第一节 杀虫剂研发新思路

上世纪70年代,农药研发者从19世纪前就已经有所认识的植物源天然杀虫剂中寻找灵感,两种在作用位点和作用机理上完全不同的杀虫剂系列应时而生:一种是化学合成菊类植物中天然杀虫成分的除虫菊酯,另一种是化学合成烟草中天然杀虫成分的烟碱及其衍生物;为了与天然成分有所区别,有时候会分别缀以“拟”字和“新”字,叫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和新烟碱类杀虫剂。

第二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

菊酯类杀虫剂目前全球销售额约30亿美元,略低于排名第一的烟碱类杀虫剂;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在杀虫剂单品排名中位列第五,拜耳独一家的溴氰菊酯位列第十一。

这类杀虫剂的代表性产品是高效氯氟氰菊酯、溴氰菊酯等,单位剂量的杀虫毒性比有机氯、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提高了10-100倍,用量小而高效,同时对猫以外的哺乳动物的毒性较低,也不产生慢性毒性,无致癌或其他病变风险。不过菊酯类农药味道刺鼻,会对人的皮肤与呼吸系统产生刺激作用。

与前几种杀虫剂的杀虫机理完全不同,菊酯类杀虫剂作用于昆虫中枢或周围神经的钠离子通道,改变神经膜的通透性,使昆虫神经兴奋、痉挛、麻痹致不能进食而死亡。

菊酯类杀虫剂主要是触杀和胃毒,一般没有内吸作用,高温下易分解,因此不宜在高温下使用;持效不很长,应与长效杀虫剂配合使用。

菊酯类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和鞘翅目等咀嚼式口器害虫,对地下害虫也有效;除少数改进型产品或复配剂外,大多没有内吸作用,所以一般不用于蚜虫、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;不能杀螨,虫螨共患时,这类杀虫剂只起抑螨作用,却会杀死螨的天敌。

菊酯类杀虫剂最大的问题是抗药性,一季作物上连续使用两次以上就易使害虫产生抗性,因此一般应安排在虫害发展较快、较烈的阶段施用。

拜耳出品的溴氰菊酯(敌杀死)在菊酯类杀虫剂中毒力最高,同时因为它在触杀和胃毒之外有驱避作用,渗透性好,能用于潜叶蛾、潜叶蝇、潜叶甲的防治,还能作为室内卫生和仓储杀虫剂驱杀蟑螂、蚊、蝇、臭虫、蚤、虱和蚂蚁。

菊酯类杀虫剂与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一样,对鱼类等水生物和蜜蜂、蚕的毒性大,对害虫的天敌益虫也无选择性地一并毒杀。中国鱼塘和水田中施用菊酯类农药导致鱼类死亡的情况常见诸报端,所以应注意不要把残液倒入水中。

已有几种菊酯类农药被欧盟禁用,包括高效氟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。随着农药对人毒性指标、残留指标和生态环境指标越来越严格起来,菊酯类杀虫剂被禁用或限用的范围还会继续扩大,并且跨国农药厂商也基本没有除虫菊酯类迭代新产品研发上市。

第三节 新烟碱类杀虫剂

新烟碱类(又称类尼古丁)杀虫剂也是一种仿生化合物。

自上世纪90年代拜耳首先开发上市第一个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以来,新烟碱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齐头并进,很快成为杀虫剂中的第一和第二大类;烟碱类杀虫剂2019年度的全球销售额达32亿美元,销量最大的产品是噻虫嗪、吡虫啉、噻虫胺和啶虫脒,在所有杀虫剂单品中分别排名第二、第三、第九和第十五。

烟碱类杀虫剂是一种烟碱乙酰胆碱受体(AChR)激动剂,与乙酰胆碱受体选择性结合后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的正常传导,使其麻痹而死亡。这类杀虫剂的靶标选择性强,对脊椎动物包括鱼、鸟和哺乳动物低毒。

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触杀、胃毒、内吸性、拒食和驱避作用,因为有良好的内吸活性,它最拿手的是对付蚜虫、飞虱、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,以及蓟马、跳甲、甲虫、蚧壳虫之类比较棘手的害虫;持效最长可达一个月,与其他类杀虫剂没有交互抗性,复配性好。

新烟碱类杀虫剂还可用于土壤处理和拌种,是用得最多的种子处理剂,但对地下害虫中的根结线虫无效(线虫与细菌、真菌等微生物被归为引起作物病害而不是虫害的病原体)。

拜耳除了第一代新烟碱杀虫剂艾美乐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外,其他新烟碱类杀虫剂分别还有高巧吡虫啉悬浮种衣剂、稳特螺虫乙酯·噻虫啉悬浮剂。

其他农药厂商的代表性产品有:

诺华研发的噻虫嗪(先正达阿克泰)是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,更广的杀虫谱和更高的内吸活性,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和植株中的叶片传导性也更好,因而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烟碱类杀虫剂。

日本三井化学研发的呋虫胺(扶瑞)内吸渗透作用更强,杀虫活性更高,对哺乳动物、鸟与水生物更安全(国内有人将呋虫胺称为第三代烟碱类杀虫剂);在中国使用量少,因而抗性低,和噻虫嗪一样能够防治潜叶类害虫。

日本武田和拜耳共同研发的噻虫胺,也同样杀虫广谱、高效低毒,不容易产生药害;它还常常与杀菌剂复配,实现虫病兼治。

其他新烟碱类杀虫剂还有啶虫脒、烯啶虫胺等。烟碱类杀虫剂和菊酯类杀虫剂一样,因为普遍使用,也已在全球范围内出现高抗性。

烟碱类杀虫剂普遍对蜜蜂高毒,被认为是蜂群崩溃综合症的罪魁祸首,这也是它未来发展最大的拦路虎。蜜蜂授粉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生存的重要环节,没有蜜蜂,地球将遭遇生态灾难,许多农作物和植物就会因为授粉不足而减产、绝产或消亡。正因为如此,欧盟已于2018年底前禁止户外施用吡虫啉、噻虫嗪和噻虫胺这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。

第四节 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非烟碱类杀虫剂

防治刺吸式口器的蚜虫、粉虱、蓟马等农业害虫,主要靠的是烟碱类杀虫剂。由于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高毒,而且容易产生抗性,围绕蜜蜂安全和虫害抗性问题新研发成功、对蜜蜂安全、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可能更高效的杀虫剂,主要有以下几种:

氟啶虫胺腈(科迪华特福力、可立施);

氟吡呋喃酮(拜耳极显,常以极显+亩旺特即17%氟吡呋喃酮 + 22.4%螺虫乙酯组合在一起销售,主打烟粉虱、蚧壳虫和红蜘蛛);

双丙环虫酯(巴斯夫英威,主打蚜虫、烟粉虱,由日本明治制果药业株式会社与北里研究所共同研发、巴斯夫出品);

氟啶虫酰胺(日本石原降施、力作,主打抗性蚜虫,注意氟啶虫酰胺名称上很容易与最新一代双酰胺类杀虫剂混淆)。

前两个产品(氟啶虫胺腈、氟吡呋喃酮)和烟碱类杀虫剂一样都是乙酰胆碱受体(nAChR)的竞争性调节剂,在杀虫剂抗性行动委员会(IRAC)根据作用机理分类中各成一个独立小组,与吡虫啉、噻虫嗪等传统新烟碱类杀虫剂没有交互抗性。

双丙环虫酯和氟啶虫酰胺则更胜一筹,与烟碱类杀虫剂不在同一个大组中,双丙环虫酯与吡蚜酮组成一个大组(第9组),氟啶虫酰胺则自成一个大组(第29组),作用于一种全新的靶标蛋白,与所有各类杀虫剂不存在交互抗性,对刺吸式口器的半翅目/同翅目尤其是各类抗性蚜虫有很高的防效。

上述四种杀虫剂虽然在化学结构上不属于烟碱类杀虫剂,但都是烟碱类杀虫剂的迭代产品,即使被称作新一代烟碱类杀虫剂产品也不为错。它们都对蜜蜂安全,与烟碱类杀虫剂不产生交互抗性。

拜耳艾美乐吡虫啉

先正达阿克泰噻虫嗪

日本三井化学呋虫胺

科迪华特福力氟啶虫胺腈

拜耳极显 + 亩旺特(氟吡呋喃酮 + 螺虫乙酯)

巴斯夫英威双丙环虫酯

日本石原隆施氟啶虫酰胺

关键词:

为你推荐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起点家具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   联系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